“当我们来到现场后,大家都像是上紧了的发条,每个人奔着同一个目标,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项目经理汤应国回想去年的施工仍意犹未尽。去年10月11日,**批施工人员抵达现场后,便迅速展开现场安装工作,实施构件吊装与屋架拼装同步进行。施工人员冒着严寒,**着四五级的风沙,仅用7天时间完成吊车梁安装,拼装钢屋架11榀,10月16日,**榀钢屋架吊装后,便下了**场雪,11月2日完成1~20线钢屋架的安装任务,提前并**额完成任务,并完成10榀钢屋架的拼装工作,为工程的后续安装提供了**。 以不变应万变 续写“钢构快速度”
记者3日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了解到,我国新类型锂矿找矿及成矿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并在云南滇中发现一个*的锂资源基地。据预测,这个基地锂资源量**过500万吨。
我国目前属于锂资源进口国,2011年至2015年对外依存度达到80%,寻找新的锂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稀散矿产资源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科学家、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温汉捷研究员提出了“碳酸盐粘土型锂矿床”的新矿床类型和成矿新模式。
根据新建立的成矿模型,课题组在云南滇中盆地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型锂资源基地,矿体富集于下二叠统倒石头组内,为一套“陆缘—滨海”相沉积岩层。项目组在此区域圈定的两个靶区实施了科研示范性勘查。工程勘查结果表明,此区域富锂矿层分布稳定,厚度约为2至16米,氧化锂品位0.10%—1.02%,平均品位0.30%,在7.2平方公里的科研示范区范围内共获得氧化锂资源量约34万吨,达**大型规模。*们预测,滇中地区锂资源量**过500万吨,将形成一个*的锂资源基地。该项目已于5月30日至31日在昆明理工大学通过中期评估和现场检查。据介绍,由于其他地区尚有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粘土岩,因此碳酸盐粘土型锂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