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缺陷和损伤全面细致和深入的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缺陷和损伤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分析缺损产生的主要原因,对病害情况进行安全性能验算和评价,评定桥梁的使用功能,并提出相应的养护对策。通过桥梁材料性能测试,定量的描述结构承载能力状况,提出结构维修、加固技术建议,为桥梁维修加固提供技术依据。
通过桥梁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并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分类,分析和评价缺损对承载能力的影响。
针对业主将要使用的按养护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要求,采集桥梁的基础数据和病害数据录入养护管理系统。同时对桥梁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数据进行校核,对数据有误或数据变更提供相应的变更数据和补充数据,为桥梁管理系统提供数据。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确保检测安全。
严格遵照遵守和地方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1)建立安全检测管理体系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桥梁检测项目部安全检测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并配专职安全员,负责督促工作人员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确保安全。
2)具体安全措施
(1)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严格考核通过后才能进场工作;
(3)要求每个现场检测人员了解现场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4)服从业主的安全管理,业主的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对检测人员的安全违规进行处罚;
(5)尽量避免与相关单位的交叉作业;
(6)采用不定时抽查的方式监督现场安全操作;
(7)明确安全责任: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的所有安全工作负责,分项负责人对分项的安全工作负责;
(8)加强对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管理,避免由于仪器和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9)配备全套的公路安全警示装置,并布置到位;
(10)检测人员上桥工作必须戴安全帽,穿反光背心;
(11)检测人员上桥前必须精神饱满、不得喝酒。
3)紧急情况的处理
(1)如果发生危及人身和工程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行动,暂停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2)若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在2小时之内将事故详细情况速报业主。处置方案应报业主批准后实施。
(3)在施工期或在缺陷责任期内,如果本工程发生事故,业主认为急需补救以保工程安全时,立即执行业主指令,进行紧急补救。
8.2 环保措施
为保证检测现场环境卫生、整洁、桥面美观,要求检测参加人员必须做到:
(1)不乱丢废弃材料,废弃材料集中后带出检测区;
(2)不乱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后带出检测区。X——表示桥梁*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l的损坏类型;
——表示桥梁*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l的损坏类型x时的扣分值,见《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附录D-1;
——表示桥梁*k跨上部结构中构件l的损坏类型x时的权重,由式计算而得,μ根据*x项损坏的扣分占构件l所有损坏扣分值的比例计算而得;
——构件l的综合扣分值;
——构件l的权重,见表7-2;
——*k跨上部结构的桥梁构件数;
——*k跨上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
m——桥梁跨数;
——桥梁的上部结构技术状况指数。
为了解桥梁当前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桥梁病害及隐患,依据有关规范及规程要求对桥梁结构进资料调查和定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依据规范对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定,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全面掌握桥梁各构件的现有技术状况和主要病害情况;
2)对桥梁主要受力构件的工作状况进行安全评定;
3)根据检测结果依据规范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等级评定,确定桥梁是否应进行进一步特殊检测,并针对主要病害提出相关维修加固建议;
4)通过定期检测,建立桥梁“指纹”档案,为管理部门今后对该桥进行养护和维修加固等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资料和依据。桥梁的周围环境在桥梁运营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如河道的变迁、建设垃圾的堆放、在设计过程中估计不足而出现的桥梁局部过分冲刷;由于地质薄弱造成的滑坡或泥石流;桥址由于人为取土或挖沙造成的过分开挖等。本桥桥位环境调查内容包括:地质变迁,构造物变化等,重点是桥位处的人为挖方、滑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