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季节,如果室内存放仪器、仪表比较集中,可关闭门窗,并使用辐射式电炉以提高室温来排除室内潮气。
根据气候变化的规律,控制仪表存放的房间门窗启闭时间,是一种经济的防潮方法。通常在室内装置可换算“相对湿度”的干、湿球温度计。当室内湿度大于75%,特别是在大雨前后,应关闭门窗。一般早晨的湿度较大,不宜过早开窗,待雾气消失,太阳出来后,再打开门窗为宜。天气晴朗时,应敞开门窗通风。有时候可利用阳光驱潮。但应避免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照射。
3.防热、排热
绝缘材料的抗电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电路元件的参量也会受温度的影响(如碳质电阻和电解电容器等,往往由于过热丽变值、损坏)。特别是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例如,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和集电极一发射较穿透电流(ICeo),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这些情况将导致仪表工作不稳定。甚至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对于仪表的“温升”。都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不得**过40℃;而仪表的高工作温度,不应**过65℃,即以不烫手为限,通常室内温度以保持在20~25℃为合适。如果室温**过35℃,应采取通风排热等人工降温措施,也可适当缩短仪表连续工作的时间,必要时,应取下机壳盖板以利散热。但应特别指出:要禁止在存放仪表的室内,用洒水或放置冰块降温,以免水汽侵蚀仪表而受潮。
此外,还要防止仪表长时间受阳光曝晒。以免使仪表机壳的油漆层受热变色、开裂甚至变形。特别是仪表的刻度盘,往往因久晒受热,而导致刻度漆面开裂或翘起,造成读数不准确甚至无法使用,所以,放置或使用仪表的场所如有东、西向的窗户,应装置窗帘,特别是在炎夏季节,应注意放下窗帘。
一、电气仪表安装一般是对电力设施或机械设施中的某种因素进行检查或监控,进而检测到相关设备是否在正常合适的运行状态。比如电力设施中的湿度检测机、机车中的稳定测绘仪、通信行业中的光速计算器、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开关等等,都属于电气仪表安装的使用范围。在传统的电力设施管理中,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对一些常见简单的故障进行预测是不可能实现的,通常需要采用排除法、经验法对故障点进行预测。但是在现代化电气系统设施中,电力设备管理人员一般只需要检测、观察电气仪表安装的运行状态就基本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当系统中的某部分结构出现故障,难以正常运作时,电气仪表安装也会出现一定的警报提示,因此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的位置,从而使设备维修时间缩短,损失减少。同时,电气仪表安装的使用对电气系统以及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如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够适时准确地对所控电气仪表安装的数据资料进行跟踪测试,进而对电气系统以及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智能化控制。因此,电气仪表安装在维护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正常使用、排除故障、减少损失等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4 安装保护箱和仪表配线
电气仪表安装安装工作结束后,应该继续安装仪表保护设施,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避免其他设施对仪表设备的损坏。此外,安装固定支架等配件也可以固定仪表,减少仪表被外力损坏。相应的操作中,仪表配线及气动管由安装配线的人员进行专业安装。仪表保护设施也是安装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整个配线施工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仪表安装的安全性、长久性。
仪表的存放方法及使用保养
认真做好仪表的日常维护工作,对延长仪器的正常工作寿命,减少仪表的故障,确保安全使用和保证测量准确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措施大致可归纳为下列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