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保养知识详解:
一、在钻机施工前,必须对钻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开机维护保养工作:
1、 检查各油箱油量是否足够、油质是否正常;
2、 检查各减速机齿轮油量是否足够、油质是否正常;
3、 检查是否有漏油故障;
4、 检查主、副钢丝绳有无断丝及其连接是否安全可靠、完好,压绳器力量是否足够;
5、 检查提引器是否转动灵活,内部黄油是否污染;
6、 检查钢结构部分有无裂缝、锈蚀、脱焊及其他损坏,并进行修复;
7、 紧固松动的胶管、螺栓;
8、 润滑
1) 对各运动付按润滑标示牌要求加注润滑脂,卡特主机部分按卡特润滑要求进行。比如:上车回转支承等回转面比较大的部位,必须在整个回转面加足黄油,每转动一定角度要加注一次;
2) 对主、副钢丝绳进行润滑,每股要粘满黄油;
3) 对桅杆轨道三面涂满黄油;
二、在钻机施工中,必须随时对钻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日常维护工作:
1、 每班工作前都要给钻杆提引器(钢丝绳连接体),加注黄油;
注意:给提引器一端黄油嘴注油时一定要把另一端的黄油嘴拧开。这样有利于把以前所注的黄油排挤出来。反之可能会把提引器里油封挤坏,含有细沙泥的脏水很容易进入,会磨损轴承降低提引器的灵敏性。
2、每班工作前都要给钻杆随动导向架(钻杆上支架)轴承加注黄油;
3、经常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
4、经常检查油管、密封圈的破损情况,准备备件应付急需;
5、随时注意电路继电器是否老化,及早准备备件;
6、检查钻杆提引器(钢丝绳连接体)轴承转动是否灵活,如果损坏应马上更换;
7、经常检查螺栓、销轴是否磨损、断裂,如有损坏要立即更换。
旋挖钻机工作装置:①柴油发动机为液压装置提供动力。②工作装置包括钻杆和钻头,传递向下的加压力和正反转扭。③工作装置的动力有动力头马达和加压卷扬马达提供,如中车TR360F钻机提供36吨米的扭矩,43吨的向下加压力,可高效破碎岩层和钻进。
工作时主卷扬提、放钻杆,动力头下压或者旋转,将压力和扭力通过钻杆传递给钻头,钻头切削地层实现钻进,当钻头内渣土吃满时,将钻头和钻杆提出孔外,通过动力头压盘下压钻头解锁机构,自动倒渣。
与回旋钻机和冲击钻相比,旋挖钻机的施工效率是前者的15倍到20倍。
对比优势:
效率优势:由于旋挖钻机入岩和钻机的机理与冲击钻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入岩能力、速度等方面相比较有很大的优势。很多工地,冲击钻施工几个月的桩孔,旋挖钻机只要几天时间。
环保优势:冲击钻使用循环泥浆,泥浆用量大,泥浆处理成本高,而旋挖钻机使用静止泥浆护壁,泥浆用量小。在环保方面,旋挖有很大的优势。
管理优势:使用回旋和冲击钻,机器数量和操作人员多,泥浆池分布和设备布置混乱,现场管理难度大,而旋挖施工效率高,设备数量少,便于管理和统筹安排。
总而言之,旋挖钻机代表了一种新的施工工艺,在全国各大工程已经广泛被认可,从施工质量、到施工效率、施工成本及地质适应性方面来讲,它具备的优势都是冲击钻等方法无可比拟的。
小型旋挖钻机液压系统相当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对于旋挖钻机的正常运转有着**的作用。机手要有一定的维修保养知识,同时还要在开工前仔细检查机器的运行情况,及时了解机器液压系统的异常:
(1)检查动臂油缸的内漏情况。简单的方法是把动臂升起,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自由下降。若下落明显则拆卸油缸检查,密封圈如已磨损应予更换。
(2)检查操纵阀。首先清洗安全阀,检查阀芯是否磨损,如磨损应更换。安全阀安装后若仍无变
化,再检查操纵阀阀芯磨损情况,其间隙使用限度一般为0.06MM,磨损严重应更换。
(3)测量液压泵的压力。若压力偏低,则进行调整,加压力仍调不上去,则说明液压泵严重磨损.
一般来说,造成动臂带载不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为:
A、液压泵严重磨损。在低速运转时泵内泄漏严重;高速运转时,泵压力稍有提高,但由于泵的磨损及内泄,容积效率显著下降,很难达到额定压力。液压泵长时间工作又加剧了磨损,油温升高,由此造成液压元件磨损及密封件的老化、损坏,丧失密封能力,液压油变质,后导致故障发生。
B、液压元件选型不合理。动臂油缸规格为70/40非标准系列,密封件亦为非标准件,制造成本高
且密封件更换不便。动臂油缸缸径小,势必使系统调定压力高。
C、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操纵阀与全液压转向器为单泵串联,安全阀调定压力分16MPA,而液压泵
的额定工作压力也为16MPA。液压泵经常在满负载或长时间**负荷(高压)情况下工作,并且系统有液力冲击,液压油受污染,加剧液压泵磨损,以致液压泵泵壳炸裂。
旋挖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正确的保养与维护,定期过滤液压油,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度, 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
工程机械上的液压元件很多,需要充足的液压油。当液压油因使用时间过长变质而需要更换时,有人错误地认为,只需将液压邮箱内的油放光、加满新的液压油即可。但此时液压油管和液控阀中还有残留有许多旧液压油,设备使用时新旧油混合使用会加快新油变质的速度。
旋挖钻机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旋挖钻机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工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在建筑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中遇到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成桩质量,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我们需要了解钻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知道如何解决,现总结分析了旋挖钻机在施工遇到的各种不良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1、坍孔
在灌注过程中如发现井孔护筒浆内泥浆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怀疑是坍孔征象,可用测深锤探测。如测深锤原系停挂在砼表面未取出的现被埋不能上提,或测深锤探测砼面时达不到原来深度,相差很多,均可证实确为坍孔。
坍孔原因可能是护筒底脚周围漏水,孔内水位降低或在潮汐河流中,当涨潮时孔内水位差减小,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以及由于护筒周围堆放重物或机器振动等均可引起坍孔。
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防止继续坍孔,然后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中的泥土,如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坍孔不严重时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并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埋深护筒等措施,继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或小砾石夹粘土回填,暂停一段时间后查明坍孔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钻。坍孔部位不深时可采取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周围土夯实重新钻孔。
2、孔身偏斜
遇有孔身偏斜、弯曲时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性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钻进。
3、扩孔、缩孔
遇有扩孔、缩孔时应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钻锥摆动过大的措施。缩孔是钻锥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或因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前者应注意及时焊补钻锥,后者应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已发生缩孔时宜在该处用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4、糊钻、埋钻
糊钻、埋钻常出现于正循环(含潜水钻机)内回转钻进和冲击钻进中。遇此应对泥浆稠度、钻渣进出口、钻杆内径大小、排渣设备进行检查计算,并控制适当的进尺;若已严重糊钻,应停钻提出钻锥,清除钻渣。
5、卡钻
卡钻常发生在冲击钻孔。卡钻后不宜强提只宜轻提,轻提不动时可用小冲击钻锥冲击或用冲、吸的方法将钻锥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再提出。
6、掉钻落物
掉钻落物时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若落体已被泥沙埋住,应按前述各条,先清除泥砂,使打捞工具接触落体后再打捞。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它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当必须下护筒或其它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检查孔内无有害气体,并备齐防毒、防溺、防坍埋等安全设施后方可行动。
对于旋挖钻机施工这种新的工艺来说,我们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特别是对于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的总结,分析,确保以后遇到相同情况不会茫然不知所措。相信随着旋挖钻机的深入推广,我们学到的会越来越多,处理问题会越来越来简单,工作也会越来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