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机是工程挖掘工作中的常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工程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挖土机的维修保养工作十分重要 。 维修和保养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或改善提高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 。维修与保养质量直接关乎设备能否正常工作,也是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运行的重要**。开采矿山任务的完成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和完好率,所以矿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主液压回路系统的构成挖掘机主液压回路系统是由主液压系统和先导回路系统构成。主液压回路将泵的液压油供给各操作机能的促动器。先导回路液压操作系统的组成液压系统是由发动机,主泵,先导泵,控制阀各1台和四个液压缸,1台旋转马达及2台行走马达组合而成,泵通过输入轴由发动机所驱动。 主泵的液压油通过控制阀流到各促动器。先导泵的液压油流入先导回路内。 主回路主液压回路。
主液压回路系由吸引回路,输出回路,回油路及牌友回路所构成。液压系统由主泵,控制阀,行走马达各一台及四个液压缸。主泵是斜轴式排量可变型轴向活塞泵,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发动机转速比为 吸引回路和输出回路。
泵通过吸引滤油器吸引液压油箱的油,油从泵流入控制阀,然后由油箱口放出,主泵放出的油通过控制阀流至各促动器。控制阀控制各种液压机能,从各促动器流出的回油通过控制阀和液压油冷却器流回液压油箱。回油路每个促动器放出的油全部通过控制阀流回液压油箱内。回油路内有旁道单向阀,其设定压力分别为9.8×10^4pa及4×9.8×10^4pa。通常回油通过液压油冷却器及左侧控制阀流回液压油箱。
油温低时,粘度变高,通过油冷却器时的阻力也随着。油压超过9.8×10^4pa时,回油直接流回液压油箱,可在短时间内把油温提高到适当的高度。油冷却器被阻塞时,回油通过旁道单向阀直接流回液压油箱。
旁道单向阀被阻塞时设在冷却器和液压油箱之间,其设定压力为4×9.8×10^4pa。液压箱内设有直流式滤油器,从左右两侧的控制阀流出的油合流后经直流式滤油器过滤,直流式滤油器内有旁道安全阀。当滤芯阻塞使差压达9.8×10^4pa时,旁道安全阀就打开,油直接流回液压油箱。排油回路。
马达及刹车阀等内部漏的油以及润滑油回路内的油,全部都积蓄起来,经过排油回路流回操作油箱。行走马达排油回路左右两行走马达漏的油由各个马达壳的排油口排出,合流后通过中心接头,经过直流式滤油器流回液压油箱。旋转马达排油回路。
旋转马达漏的油排出后,与行走回路排出的油一起通过直流式滤油器流回液压油箱。输出压控制控制阀内的卸载安全阀控制泵的输出压力保持一定。全部操作均在330×9.8×10^4Pa设定压力操作。在挖掘操作时,设定压力变为370×9.8×10^4Pa。
狼涌截止安全阀把高压油释放到液压油箱内,以免油压系统及发动机承受过负荷。先导回路先导回路是由吸引,出油回路构成的。先导系统有先导泵,换冲阀,保险阀,2个高速电磁阀,3个先导阀 以及电磁阀装置。液压油箱油被吸出后,通过吸引滤油器流到先导泵。由先导泵放出的油通过电磁阀装置和保险阀流到先导阀。由促动器流出的回油通过液压组件流到液压油箱。吸油路,输油路及回油路。
先导泵通过吸引滤油器吸入液压邮箱的油。先导泵放出的油通过先导滤油器过滤之后流到电磁阀。电磁阀装置内有控制先导回路压力的先导安全阀。先导油分成两路,一路流入保险阀,另一路流入控制阀行走马达,并通过电磁阀装置注入旋转马达。由保险阀出来的油通过滤油器流到3个先导阀。由3个先导阀出来的油通过保险阀流到液压油箱。
挖掘机液压油的使用寿命通常为4000~6000小时,因此大约每两年左右就需要换一次液压油。不过与机油、齿轮油等不同,挖掘机液压油箱内的液压油只有整机液压系统全部油量的约一半,还有约一半油量存在于管路、泵、阀、油缸和马达中。如果只更换液压油箱内的油,结果只能是旧油勾兑新油,那么怎样才能更彻底地更换液压油呢?
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应准备好下列物品:足够的液压油,大约为液压油箱容积的2.5倍;滤芯;洗油;纱布;绳子或铁链;油堵;气泵和大小空油桶等。
将挖掘机的动臂油缸、斗杆油缸和铲斗油缸的缸杆全部伸出到顶点,然后发动机熄火。
接下来开始清洗液压油箱,将箱内的液压油全部放出,移出液压滤芯,把泵和油箱之间的管路从泵的接口处拆开,放出管路内的油液。用洗油冲洗液压油箱和管路,并用纱布把液压油箱内部擦净,更换新的滤芯,上好盖板。
接下来要清洗液压泵,拧开液压泵的上下放油口,放出泵内的液压油,拧上泵下面的油堵,从泵上面的油口向泵壳内注满洗油,再拧开泵下面的油堵,放出洗油,反复冲洗几次。后用气泵把泵壳内的余油吹干净后,注满干净的液压油,拧紧油堵。
还要更换泵进油口密封圈,将油箱接到泵的管路接好,从液压滤芯油口向油箱内注满干净的液压油。
对于油缸、马达中的液压油,需要用新油顶旧油办法来换油。
动臂油缸:其他挖掘机用绳子或铁链拉住准备换油的挖掘机动臂,拆开动臂油缸上无杆腔的油管,用空油桶接住放出的液压油。再把已拆开的多路阀连接动臂的油管放在空油桶中,启动发动机,这时从多路阀至动臂油管中流出的液压油是多路阀中的旧液压油,应注意油液颜色的变化,当新的液压油流出后,立即将发动机熄火。将管路重新连接好,解开绳子,启动发动机,反复做动臂抬起与下落的动作,直至动臂缸中充满油液。注意液压油箱内的液位变化,及时添加缺少的液压油。
斗杆油缸的换油方法与动臂油缸类似,先从多路阀处拆开与有杆腔的油管,放净管路中的油液后,重新连接好管路。再拆开斗杆缸无杆腔的油管,用油堵封堵住已拆开的多路阀与斗杆缸无杆腔油管。用油桶准备接好从放出的液压油,启动发动机,收回斗杆油缸活塞杆,发动机熄火。连接好已拆开的油管后,再启动发动机,将斗杆缸活塞杆伸缩几次,把斗杆放置于垂直地面的角度后,发动机熄火,换油完毕。
铲斗油缸也与动臂油缸类似,拆开铲斗油缸无杆腔的油管,用油堵封堵住已拆断的多路阀与铲斗缸的软管油口。用空油桶接住油缸上已断开的油口,启动发动机后,做收斗动作。新的液压油进入铲斗油缸有杆腔内,活塞杆回缩后,促使铲斗油缸无杆腔内的液压油全部排放到空油桶内。发动机熄火,连接好断开的油管。注意液压油箱液位变化,及时添加液压油。
回转马达内液压油的更换,需要拆开多路阀至回转马达的两根油管中任意一根。用油堵封堵住多路阀与回转马达的出油口。用空桶接在回转马达已拆开的油口上,启动发动机,操纵挖掘机缓慢回转。如果向某一方向回转时,马达上的油管不出油就须向另一方向回转,直至流出油即为操作正确。同时要注意查看流出油液颜色变化,当新的液压油流出后应立即关闭发动机。将拆断的回转马达的油管接好,换油完毕。
工程机械在高原高寒环境中开山修路时,常常面临这启动困难的难题。为了启动发动机,一些老司机甚至总结出火烤油底壳,发动机灌热水,推车溜坡等民间经验方法。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高原高冷为什么启动难? 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柴油机是压燃式的内燃机,柴油机的启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启动时超过一定的转速。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体压力大于压燃所需压力。压缩行程结束时气缸内的混合气体有足够的温度。压缩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高原低温环境为什么不好启动。
原地区大气压力较小,冬季温度也较低,比平原地区低20-30度左右,限温度在-40℃左右。发动机进气温度和压力都较低,导致压缩行程结束时达不到压燃的温度压力,故发动机很难启动。气中氧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上升到3000米以上,空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60%-70%,柴油机吸入的混合气体中氧含量太低时将会难以启动。
原低温情况下,蓄电池的输出能力下降,导致启动电机的输出功率有限,柴油机的启动转速过低,也会导致难以启动。温条件下,机油的粘度,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阻力,也会进一步导致柴油机的启动转速下降。温条件下,柴油的粘度增加,喷油雾化效果不好。一些低标号的柴油还会发生凝固结蜡的情况,更不利于启动燃烧。
如何提高柴油机的启动能力?采用耐低温技术的蓄电池,并对蓄电池进行加热保温,保证蓄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正常充放电,提高柴油机的低温启动性能。但要注意的是,对蓄电池保温加热时,蓄电池技术状态要完好,且蓄电池电解液面高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过低会造成加热失控,特别强调,温度传感器不能拔出,否则也会造成加热失控。
降低混合气体的燃点,比如采用协助冷启动。因为在3.2MPa压力下的燃点只有57℃,启动之前在柴油机的进气歧管内喷入一定比例的,可以让柴油机顺利点火启动。用启动液,在柴油机转动时喷射,效果佳。与进气火焰预热,与进气电阻加热不能同时使用,否则,火焰将点燃启动液混合气而发生,引起严重后果。
低温时粘度小,润滑效果好,利于低温冷启动。对柴油机进气预热:种办法是对安装在进气道的电阻丝通电加热,提高柴油机的进气温度,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火焰进气预热法,启动前接通预热塞,十几秒后十几秒钟后,预热塞炽热,丝温达到900℃左右(该温度足以点燃柴油),启动柴油机时,由输油泵泵出柴油,经控制电磁阀进入喷头雾化,雾状柴油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易燃混合气,易燃混合气与炽热塞接触,立即燃烧,在进气管内。使用低温性能好的润滑机油形成对进气的预热。高寒地区,采用进气火焰预热方式效果很好,高原缺氧地区,采用进气火焰预热要消耗一定量的氧气,这样一来,会剥分柴油机爆燃时所需氧的含量。因此,建议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不要采用进气火焰预热方式。
油温过高的原因和当油温过高采取的措施如下:油品选择不当油的,质量和黏度等级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号的液压油混用,造成液压油黏度指数过低或过高。若油液黏度过高,则功率损失增加,油温上升,如果黏度过低,则泄漏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选用油液应按厂家的牌号及机器所处的工作环境,气温因素等来确定。对一些有要求的机器,应选用液压油,当液压元件和系统保养不便时,应选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压油。污染严重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加,油中易混入杂质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压油进入泵,马达和阀的配合间隙中,会划伤和破坏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小时后换油。换油时,注意不仅要放尽油箱内的旧油,还要替换整个系统管路,工作回路的旧油,加油时好用120目以上的滤网,并按规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如遇因液压油污染而引起的突发性故障时,一定要过滤或更换液压系统用油。
如一台YZT14G型压路机出现液压油油温过高,振动力不足的故障,检查发现,液压油呈乳白色,已变质,黏度下降,更换液压油后压路机运转恢复正常。液压油箱内油位过低若液压油箱内油量太少,将使液压系统没有足够的流量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导致油温升高。
预防措施:在实际操作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对液压油油位的规定,如一台PC2003型液压挖掘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液压油温度过高故障,检查液压油箱,发现油位低于规定值很多,由于液压系统过度缺油,使液压油循环过快,未能充分静置散热,结果油温升高,按规定加足液压油后,液压油温度随即降至正常范围。
在低压区时会从油中逸出并形成气泡,当其运动到高压区时,这些气泡将被高压油击碎,受到急剧压缩而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油温升高。预防措施:经常检查进油管接口等封处的密封性,防止空气进入,同时,每次换油后要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如一台PY184型平地机液压油温度过高,同时伴有液压噪声,检查发现,液压泵进油口连接软管有少许损坏,吸入空气,导致油温过高,更换软管后平地机运转状况良好。液压系统中混入空气混入液压油中的空气。
杂质和灰尘等通过滤油器时,会被吸附在滤油器的滤芯上,造成吸油阻力和能耗均增加,引起油温升高。预防措施:定期清洗,更换滤油器,对有堵塞指示器的滤油器,应按指示情况清洗或更换滤芯,滤芯的性能,结构和有效期都符合其使用要求。如,一台TY220型推土机在作业时油温报警器连续报警,同时发现变矩器处有油烟和油液的烧焦味,转向油箱内油位较低,检查结果是,变矩器回油泵吸油滤网堵塞引起了此故障,因滤网粘满沉积物。滤油器堵塞磨粒使变矩器泄漏的油液不能及时泵回转向油箱,越积越多,变矩器放置阻力加大,。
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多,后导致油液温升太快,清洗该滤网后,油温恢复正常。又如一台CATD8N型履带式推土机液力传动系统发出高温警报,传动部位有异响,拆开滤油器检查滤芯,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粉末状污物,更换滤芯后,故障消失。
液压油冷却循环系统工作不良通常,采用水冷式或风冷式油冷却器对液压系统的油温进行强制性降温。水冷式冷却器,会因散热片太脏或水循环不畅而使其散热系数降低,风冷式冷却器,会因油污过多而将冷却器的散热片缝隙堵塞,风扇难以对其散热,结果导致油温升高。
当长臂挖掘机行驶或作业过程中水温快速升高,直至“开锅”(100 ℃以上),水散热器盖处有蒸汽或沸水冒出,水温报警器报警。用电子测速表测得风扇转速在800 r/min以下,明显偏低。 分析认为,故障原因可能是机器中的液压油污染度偏高,流经热平衡电磁比例阀时将阀芯卡死(或将阀中的细滤网堵塞),使电磁比例阀在工作时不能完全打开,造成风扇转速过低,水温迅速升高。 排除方法:拆下电磁比例阀中的阀芯及滤网并进行清洗,将污物及杂质后按要求装配,将整机液压油更换或过滤,再次试机,风扇转速加快,水温恢复正常值,故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