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7、液压油名称:液压油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铝板翅式液压油散热器,属于散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发动机的温度升高到预定值之上的装置。散热器是一种热交换装置,用于在通过水泵使高温冷却水循环并穿过散热器的同时使冷却水在发动机中循环以吸收发动机中因燃烧产生的热,并且将高温冷却水中含有的热散至外部,从而防止发动机过热并保持最佳的驱动状态。同时,在自动变速车辆中设有油冷却器,用于对变矩器或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由于与油冷却器连通的自动变速器中的油温散热器的温度,因此通过利用散热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水使油进行热交换,因而对油进行冷却。目前的风冷机油散热器包括设有两个安装孔的封头和旋合在安装孔内的螺纹衬套,当风冷机油散热器与水管连接时,
水管与安装孔内的螺纹衬套旋合。由于由铁制成的螺纹衬套在风冷机油散热器未通油库时容易生锈;而且螺纹衬套使风冷机油散热器与水管链接强度不高,抗震、抗冲击和耐磨损性都差,并且螺纹衬套的螺纹不易修复。常规制冷设备油散热器都采用大量的紫铜管活紫铜管插翅片形式作为散热器的散热芯子,让油冷接触紫铜管表面传热,通过冷却水的循环流动带走油液的温度,但由于紫铜管本身要比其他材料比重大,市场上的铜材料价格日益上涨,售价昂贵,要达到油冷的设定温度就需要大量的铜管来与油液接触,迫使散热器的成本走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压力旁通阀的液压油散热器,采用铝板为主要材料,成本低廉、重量轻,易于调节压力。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液压油散热器,包括直流风机,所述直流风机呈翅式结构,通过螺母螺钉固定在正方形的导风机罩上,导风机罩边长大于直流风机的直径,导风机罩左侧设置有液压油冷却机,液压油冷却机下端设置入油口,上端设置出油口,中间安装压力旁通阀。还包括支架,导风机罩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螺母和装载机油品、装载机专用油、冷却散热系统、装载机水箱、散热器油冷却器、刹车制动系统、加力泵总成制动钳、刹车片、活塞、修理包、制动阀类、制动系统及其他配件操纵系统、工作软轴、拉线换挡器、软轴、拉线油门、熄火拉线操纵杆、手柄球 发动机系统、潍柴发动机、道依茨发动机、上柴发动机、东方红发动机、玉柴发动机、全柴、新柴发动机、变速箱、变矩器ZL50变速箱、变矩器ZL30变速箱、变矩器传动轴总成及配件、传动轴总成传动轴配件、驱动桥及轮边、主传动总成及配件、轮边减速器及配件、轮胎、保护链类装载机轮胎保护链、叉车轮胎、车架系统、铰接销副车架、工作装置、铲斗总成、斗齿、主导板、摇臂、拉杆、ZL50销轴、轴套、LG816销轴、轴套、工作转向系统、油缸总成及配件齿轮油泵液压、转向、变速阀类转向器、方向机,龙工柴机油(CF-418L)、龙工46#抗磨液压油(18L)、龙工8#液力传动油(18L)、防冻液(龙工17KG)等、转向油缸总成(龙工50-Y)ZL40-630000C、动臂油缸总成(Y龙工50D-720000C)、变速操纵阀Y/带倒档信号接口、差速器总成(龙工LG856)、龙工后主传动总成-YLG、龙工LG855双变总成/侧吸、轮胎(河南风神)23.5-25、叉车轮胎/前轮(Y)、叉车后轮轮胎/6.5-10朝阳Y、主导板/T32*3000*250加厚、驾驶室前左侧玻璃(龙工LG855B新外观)、铲斗(LG855岩石型)、铲斗(LG855-P基本型)、STR涡轮增压器(大)/九鼎、组合前大灯总成(Y龙工ZL50)、三宇后尾灯总成(龙工853/855B)、855后传动轴-P、整体式双涡轮机芯总成(42齿龙工)、STR四配套(68C)、制动钳(Y龙工)LG、发动机机罩总成(龙工LG855)、装载机轮胎保护链、龙工主导板(龙工3.1米)、前角盆齿(Y龙工50)、动臂上销轴(龙工855/80*350-P)、转向器(龙工动态800伊顿)、水箱总成/龙工853。螺钉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方孔,端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直流风机包括叶片、转轴和电源线,叶片为翅式叶片,安装在转轴上,若干片叶片安装完毕后呈圆形;所述转轴上采用母端子、密封圈和插片固定叶片。所述压力旁通阀四十五度角斜置安装,阀口面向斜下方。所述导风机罩采用铝板制作,设置有长圆形通孔。所述入油口和出油口端口用塑料盖封口。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铝板为主要制作材料,其密度小、重量轻,斜置的压力旁通阀可十分便利的调节液压油冷却器的压力,整个产品结构简单、方便紧凑,冷却散热效果好。
图I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叶片,2、转轴,3、电源线,4、直流风机,5、螺钉,6、导风机罩,
7、压力旁通阀,8、液压油冷却机,9、入油口,10、出油口,11、长圆形通孔,12、方孔和1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液压油散热器,包括,直流风机4呈翅式结构,通过螺母螺钉固定在正方形的导风机罩6上,导风机罩边长大于直流风机的直径,导风机罩6左侧设置有液压油冷却机8,液压油冷却机8下端设置入油口 9,上端设置出油口 10,中间安装压力旁通阀7。还包括支架13,导风机罩6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螺钉5固定在支架13上,支架13上设置有若干个方孔12,端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直流风机4包括叶片I、转轴2和电源线3,叶片为翅式叶片,安装在转轴上,若干片叶片安装完毕后呈圆形;所述转轴2上采用母端子、密封圈和插片固定叶片I。所述压力旁通阀7以四十五度角斜置安装,阀口面向斜下方。所述导风机罩6采用铝板制作,设置有长圆形通孔11。所述入油口 9和出油口 10端口用塑料盖封口。通过直流风机对高温油进行降温,压力旁通阀调节压强。
权利要求1.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风机(4),直流风机(4)呈翅式结构,通过螺母螺钉固定在正方形的导风机罩(6)上,导风机罩(6)边长大于直流风机的直径,导风机罩(6)左侧设置有液压油冷却机(8),液压油冷却机(8)下端设置入油口(9),上端设置出油口(10),中间安装压力旁通阀(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13),导风机罩(6)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螺钉(5)固定在支架(13)上,支架(13)上设置有若干个方孔(12),端部设置有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风机(4)包括叶片(I)、转轴(2)和电源线(3),叶片为翅式叶片,安装在转轴上,若干片叶片安装完毕后呈圆形;所述转轴(2)上采用母端子、密封圈和插片固定叶片(I)。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旁通阀(7)以四十五度角斜置安装,阀口面向斜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罩(6)采用铝板制作,并设置有长圆形通孔(11)。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油口(9)和出油口(10)的端口用塑料盖封口。
液压油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铝板翅式液压油散热器,属于散热技术领域。液压油散热器,包括直流风机,直流风机呈翅式结构,通过螺母螺钉固定在正方形的导风机罩上,导风机罩边长大于直流风机的直径,导风机罩左侧设置有液压油冷却机,液压油冷却机下端设置入油口,上端设置出油口,中间安装压力旁通阀。本实用新型利用铝板为主要制作材料,其密度小、重量轻,斜置的压力旁通阀可十分便利的调节液压油冷却器的压力,整个产品结构简单、方便紧凑,冷却散热效果好。
【本文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0、液压油滤芯组件的制作方法
【液压油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芯可以更换的液压油滤芯组件。
【液压油说明】液压油滤芯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燃油系统的管路上安装滤清器就是为了滤除这部分的有害杂质和水分,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减少磨损,避免堵塞,提高发动机寿命,而滤芯组件作为最主要的过滤部件,其安装稳定性直接影响滤清器的工作效果。
装载机油品、装载机专用油、冷却散热系统、装载机水箱、散热器油冷却器、刹车制动系统、加力泵总成制动钳、刹车片、活塞、修理包、制动阀类、制动系统及其他配件操纵系统、工作软轴、拉线换挡器、软轴、拉线油门、熄火拉线操纵杆、手柄球 发动机系统、潍柴发动机、道依茨发动机、上柴发动机、东方红发动机、玉柴发动机、全柴、新柴发动机、变速箱、变矩器ZL50变速箱、变矩器ZL30变速箱、变矩器传动轴总成及配件、传动轴总成传动轴配件、驱动桥及轮边、主传动总成及配件、轮边减速器及配件、轮胎、保护链类装载机轮胎保护链、叉车轮胎、车架系统、铰接销副车架、工作装置、铲斗总成、斗齿、主导板、摇臂、拉杆、ZL50销轴、轴套、LG816销轴、轴套、工作转向系统、油缸总成及配件齿轮油泵液压、转向、变速阀类转向器、方向机,龙工柴机油(CF-418L)、龙工46#抗磨液压油(18L)、龙工8#液力传动油(18L)、防冻液(龙工17KG)等、转向油缸总成(龙工50-Y)ZL40-630000C、动臂油缸总成(Y龙工50D-720000C)、变速操纵阀Y/带倒档信号接口、差速器总成(龙工LG856)、龙工后主传动总成-YLG、龙工LG855双变总成/侧吸、轮胎(河南风神)23.5-25、叉车轮胎/前轮(Y)、叉车后轮轮胎/6.5-10朝阳Y、主导板/T32*3000*250加厚、驾驶室前左侧玻璃(龙工LG855B新外观)、铲斗(LG855岩石型)、铲斗(LG855-P基本型)、STR涡轮增压器(大)/九鼎、组合前大灯总成(Y龙工ZL50)、三宇后尾灯总成(龙工853/855B)、855后传动轴-P、整体式双涡轮机芯总成(42齿龙工)、STR四配套(68C)、制动钳(Y龙工)LG、发动机机罩总成(龙工LG855)、装载机轮胎保护链、龙工主导板(龙工3.1米)、前角盆齿(Y龙工50)、动臂上销轴(龙工855/80*350-P)、转向器(龙工动态800伊顿)、水箱总成/龙工853。[0003]传统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卡设滤芯的壳体,壳体呈环状且一体设置用于将软质的滤芯进行定型,这样的滤芯组件无法拆卸所以无法对其内滤芯进行更换,在滤芯通透性不好的时候只能对滤芯组件整体更换,造成壳体材料的浪费,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可以更换的液压油滤芯组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所述的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所述的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分体为上底盖、下底盖及支撑环,便于拆卸及组装,可将壳体内的滤芯取出及更换,可将壳体反复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定位机构将支撑环稳定安装于卡位槽内并配合调厚机构使其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滤芯。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及复位块,所述的定位槽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和下底盖的卡位槽的底部,所述的定位槽靠近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所述的复位块设置于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复位设置,所述的支撑环朝向复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安装于卡位槽对上底盖和下底盖进行组装,设置定位槽实现支撑环的径向定位,而复位块配合安装槽实现轴向定位,将上底盖和下底盖的相对位置完全固定,实现稳定安装,复位块在安装完成后给予安装者一个力度反馈即安装完成的信号,更符合日常使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所述的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块上设
置有卡位于伸缩腔的卡位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腔供复位块径向伸缩,配合弹簧即可实现复位块的自动复位,结构相对简单,而卡位块则防止复位块越程掉出,更具实用性。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块朝向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卡入安装槽的引导斜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弓I导斜面在于支撑环贴合时自动弓I导复位块压缩直至复位块与安装槽相对瞬间复位,操作更加简便。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厚机构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所述的加厚环与支撑环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所述的加厚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的外周面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设置的加厚环自动收紧于支撑环,可生产单位厚度的加厚环在滤芯厚度改变时进行添加或者拆除,滤芯稳定安装于壳体。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通油孔呈菱形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油孔可为各种形状,通过实验优选菱形,其在通过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位槽内填充有固定胶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胶水的不定型性使其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固定,辅助加强滤芯稳定性。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液压油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一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I及呈环状的壳体2,壳体2包括上底盖21、下底盖22及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之间的支撑环23,支撑环23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231,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24,卡位槽24内设置有支撑环23的定位机构3及调整支撑环23厚度的调厚机构4,将壳体分体为上底盖21、下底盖22及支撑环23,便于拆卸及组装,可将壳体2内的滤芯I取出及更换,可将壳体2反复利用,降低维护成本,定位机构3将支撑环稳定安装于卡位槽内并配合调厚机构4使其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滤芯I。
[0023]定位机构3包括定位槽31及复位块32,定位槽31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的卡位槽24的底部,定位槽31靠近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复位块32设置于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23复位设置,支撑环23朝向复位块32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232,支撑环23安装于卡位槽31对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进行组装,设置定位槽24实现支撑环23的径向定位,而复位块32配合安装槽232实现轴向定位,将上底盖21和下底盖22的相对位置完全固定,实现稳定安装,复位块32在安装完成后给予安装者一个力度反馈即安装完成的信号,更符合日常使用。
[0024]卡位槽24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241,伸缩腔241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32的复位弹簧33,复位块32上设置有卡位于伸缩腔241的卡位块321,伸缩腔241供复位块32径向伸缩,配合弹簧即可实现复位块32的自动复位,结构相对简单,而卡位块321则防止复位块32越程掉出,更具实用性。
[0025]复位块32朝向支撑环23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23卡入安装槽232的引导斜面322,引导斜面322在于支撑环23贴合时自动引导复位块32压缩直至复位块32与安装槽232相对瞬间复位,操作更加简便。
[0026]调厚机构4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41,加厚环41与支撑环23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231,加厚环41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23的外周面上,弹性设置的加厚环41自动收紧于支撑环23,可生产单位厚度的加厚环41在滤芯I厚度改变时进行添加或者拆除,滤芯I稳定安装于壳体2。
[0027]通油孔231呈菱形设置,通油孔231可为各种形状,通过实验优选菱形,其在通过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
[0028]卡位槽24内填充有固定胶水242,固定胶水242的不定型性使其能适应各种形状的固定,辅助加强滤芯I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油滤芯组件,包括滤芯及呈环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底盖、下底盖及上底盖和下底盖之间的支撑环,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供柴油通过的通油孔,所述的上底盖和下底盖上分别设有卡设滤芯两端且呈环状的卡位槽,所述的卡位槽内设置有支撑环的定位机构及调整支撑环厚度的调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槽及复位块,所述的定位槽分别且成对设置于上底盖和下底盖的卡位槽的底部,所述的定位槽靠近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所述的复位块设置于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并向支撑环复位设置,所述的支撑环朝向复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形状相适配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槽的内周面槽壁内设置有供复位块伸缩的伸缩腔,所述的伸缩腔内设置有用于复位块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块上设置有卡位于伸缩腔的卡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朝向支撑环的端面上设置有引导支撑块卡入安装槽的弓I导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厚机构包括弹性设置的加厚环,所述的加厚环与支撑环对应设置有相同的通油孔,所述的加厚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且依次套设于支撑环的外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油孔呈菱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油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槽内填充有固定胶水。
03